top of page


台灣房市示意圖。圖/本報資料照片


內政部長林右昌29日宣布虛坪改革方案,未來公設比可降低至25%~30%。林右昌說明兩大策略:一、改進停車空間,未來停車空間將重新定義為「專有部分」並有「獨立產權」。第二、改進容積計算,將現行應計容積的「一般電梯」放到免計容積,避免管委會空間浮誇灌水,同時增訂管委會空間以總容積1%為標準,並保障小基地至少20平方公尺的空間需求,不足可補差額,但不得超過100平方公尺。

也就是說,未來社區管委會空間將落在6至30坪,不足最小面積的差額可轉入專有面積設計,透過調派容積,維持總興建面積不變,增加實坪面積、減少虛坪面積,進而降低公設比。

林右昌說明,為了降低不必要的公共設施和解決虛坪灌水問題,經過不同基地面積和基地形狀試算,評估改革後公設比可降低5%至10%;但建案基地面積不同,公設比降低效果會不同,也就是說,未來新建案公設比將可降低至25%~30%

在停車位改革部分,林右昌說,由於現行車位空間不得移轉,開發商將車道以公設方式登記產權,由所有人平均負擔,導致沒買車位的人也得以負擔車道空間,而有買車位的消費者,不僅付了買車位的錢,也仍要負擔車道公設。


為了減少不必要的公共設施和虛坪,內政部長林右昌29日宣布虛坪改革方案,未來公設比可以降低至25%~30%。圖/內政部截圖


為了減少不必要的公共設施和虛坪,內政部長林右昌29日宣布虛坪改革方案,未來公設比可以降低至25%~30%。圖/內政部截圖


為了減少不必要的公共設施和虛坪,內政部長林右昌29日宣布虛坪改革方案,未來公設比可以降低至25%~30%。圖/內政部截圖


為了減少不必要的公共設施和虛坪,內政部長林右昌29日宣布虛坪改革方案,未來公設比可以降低至25%~30%。圖/內政部截圖


為了減少不必要的公共設施和虛坪,內政部長林右昌29日宣布虛坪改革方案,未來公設比可以降低至25%~30%。圖/內政部截圖


未來沒買車位的人,將不用負擔車道面積。林右昌說,將透過修正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推動虛坪改革,停車空間重新定義為「專有部分」並有專有的「有獨立權狀」,可明確區分「停車空間」和「居住公設」,將停車空間負擔合理化。

林右昌說明,即便停車空間有獨立權狀,但法定停車位仍維持限制於社區內所有權人內移轉,不得轉售給社區外的人士,以避免產權混亂及居住安全。

另外,在容積改革部分,將透過修正建築技術管理規則,將「一般電梯」從現行的「應計容積」改為「免計容積」,藉此壓縮原本在免計容積中「管委會空間」的浮濫擴張,並明定以總容積1%為原則,只能設置20平方公尺至100平方公尺(約6.05至30.25坪)的管委會空間,讓公共設施回歸實際合理使用。

林右昌表示,建案的基地大小是容積和建築設計的關鍵,內政部也將增訂管委會空間免計容積的分項標準,引導建商規劃合理適當公設規模,增加實坪面積、減少虛坪面積;同時,改革後也將維持開發商的總興建面積不變,並維持免計容積比例(一支樓梯10%、兩支以上15%)。

8 次查看

經濟日報2024/02/27 23:01:28

台北市長蔣萬安去年宣布都更5+2箭,其中第6箭「防災型都更專案」,都發局研擬全市性都市計畫「擬定台北市防災型都市更新細部計畫案」,推動耐震能力不足的危險建築物更新重建,今提送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通過。

更新處指出,該計畫是透過容積獎勵,鼓勵耐震不足建築物更新重建,適用對象為基地面積達1000平方公尺以上,且「經結構安全性能評估(初評或詳評皆可)ID值<0.35」或「於『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』訂定發布前(民國63年2月15日)領有使用執照」的合法建築物。

更新處也說,建築物重建後,應達結構安全、耐候減碳、都市減災、環境友善共4面向,以及耐震設計、綠建築、智慧建築等5條件的規畫設計,一次將獲核危險建築容積獎勵30%。

台北市都委會今審議,委員支持市府加速耐震能力不足建築物重建政策,也關切海砂屋是否可視為危險建築。至於總容積超過2倍上限須由北市都委會審議,都委會主委、副市長李四川授權都審會裁量,試行1年後再回來都委會檢討,該案最後通過。

都發局長王玉芬表示,北市面臨都市環境的挑戰,都更一直是市府積極協助、推動政策目標。新訂的危險建築物容積獎勵,主要協助耐震能力不足建築物加速改建,以達韌性城市、北市2050淨零排放政策目標,邁向低碳城市、永續與韌性的安全之都。

更新處長陳建華補充,海砂屋認定、耐震力不足認定是兩件事,雖然民眾建議海砂屋可等同於耐震能力不足,毋需另外鑑定,若兩種容積獎勵都想要,該鑑定還是要鑑定。他透露,該案今天通過,不少都更案若趕在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辦法5月15日到期前,就能獲得兩種獎勵,預料近期都審案將增加。


台北市長蔣萬安去年宣布都更5+2箭,其中第6箭「防災型都更專案」,都發局研擬全市性都市計畫「擬定台北市防災型都市更新細部計畫案」,台北市都委會今審議通過。本報系資料照。

40 次查看

中央社囤房稅2.0三讀,房市將出現5大變化:對自住客和租屋族的影響?立法院會今天三讀通過房屋稅條例部分條文修正。重點有2:未來房屋稅將改採全國歸戶,多數非自住持有者稅率,從現行的1.5%到3.6%,調高為2%至4.8%。建商餘屋採全國統一標準,稅率依照持有年限不同,適用2%到4.8%稅率。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,修正條例僅針對非自用住宅,因此持有3戶以內的自用宅並不受影響,而修法後的稅率天花板從3.6%拉高到4.8%,對囤房者及餘屋量大的建商影響最為鮮明。

囤房稅2.0上路後,可能加速空屋去化,但恐無法助租金或房價下跌。 (來源:Dreamstime/典匠影像) 撰文者:中央社 2023.12.19


1. 多屋族可能重啟房產配置

多屋族可能會在節稅前提下,啟動房產重新配置,減少在高稅率縣市的持有量,降低整體的持有稅負擔。


2. 多屋族可能開始出租手中空屋

多屋族可能會開始出租手中多餘的房屋,以換取降稅。原因就是比起囤房稅2.0最高稅率4.8%,將房產出租所適用的稅率僅1.5%到2.4%,因此新制上路後,可望促使多屋族將空屋出租。


3. 買盤可能會捨新屋買中古屋

主因為房屋稅還是以房屋標準單價、屋齡和路段等條件來課稅,所以愈新的住宅,被課徵的房屋稅就會愈高,在稅率調升的情況下,買盤可能因此轉向中古屋市場。


4. 建商可能更傾向先完銷預售屋

為避免銷售期拉長,導致新成屋被課以重稅。


5. 大坪數建案讓利更積極

大坪數建案因總價高、銷售期長且稅基較高,囤房稅2.0上路後,持有負擔會更有感,研判建商未來可能會採取更積極的讓利方案,加快大坪數產品銷售速度。


囤房稅2.0三讀通過 對租屋族的影響

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總監郎美囡分析,非自住住家稅率調高,搭配全國總歸戶及全數累進的計算方式,將使多屋持有人稅負有感增加,由於房東通常不會自行吸收多出來的成本,稅費極有可能轉嫁給租客,拉高租金水準

郎美囡指出,房屋稅率拉高,也使新屋的持有成本變重,為壓低出租成本,房東在投資租屋市場時,可能會優先考量房屋現值低的老屋、老公寓,拉高這類出租產品的比例,影響租屋市場的供給樣態;由於這類房屋通常屋況較老舊,房客在尋找租屋時,應要更留意物件的公共安全。


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系退休教授張金鶚接受中央社電訪時指出,過去囤房成本較低,導致投機買盤炒作房市、拉高房價,雖然房屋稅條例部分條文修正後,可望改善囤房狀況,同時增加租屋市場的供給,但對抑制租金的效果有限,且這次只有調整房屋稅的稅率,影響房屋稅的稅基仍過低,他呼籲政府應一併調高稅基,對平穩房價才能發揮真正作用。


責任編輯:林易萱


2 次查看
bottom of page